台灣近期遭到恐嚇信不斷威脅攻擊,被懷疑是曾到台灣讀書的陸生張海川犯案,根據刑事局調查,自去年9月統計到這個月20日,類似案件超過兩百多件,但其中超過190餘件,被懷疑是張海川所為。
刑事局說明,5月5日張海川親赴大陸公安單位,否認利用前立委名義寄送恐嚇電子郵件,據了解,張海川否認涉嫌所有恐嚇信案件,目前相關單位仍在調查他犯案的可能與證據。
刑事局已循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合作機制,提供相關情資給陸方,請陸方依法處理並約制張嫌,並將結果及時通知我方。
不過又有機關單位收到恐嚇信,國家圖書館信箱(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)24日22時42分接獲信件,稱在圖書館設置炸彈,25日11時許引爆。
中正一警分局介壽所今天上午8時30分獲報,立即通報並封閉圖書館實施嚴密搜索,最後沒有發現可疑物品,11時10分許開放民眾進入。
警方調查,研判信件是境外人士所為,也是近期常見針對台灣政府機關、大眾運輸系統、風景區、校園等頻繁發送「詐彈」恐嚇信,引發國內治安騷動,企圖引起人民恐慌。
警方呼籲若接獲相關恐嚇危安信件,不要驚慌,立即聯繫警察及相關部門處理,也建議可在機關公務信箱導入「雙因子認證」機制,必填「行動電話、電子郵件」等雙向認證制度,以有效遏止接獲不具名恐嚇信件;另外呼籲民眾切勿一時興起發送恐嚇郵件,以免誤觸法網,警方將嚴正執法。